团委
 基层巡礼 | 工作动态 | 学生组织 | 网上团校 | 团委刊物 | 荣誉殿堂 | 本站公告 
团委首页
 基层巡礼 
 工作动态 
 学生组织 
 网上团校 
 团委刊物 
 荣誉殿堂 
 本站公告 
当前位置: 团委首页 > 基层巡礼 > 正文
 
公共管理学院顺利开展2018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18-07-14 20:09  

 

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团十八大精神,助力精准扶贫,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近日我校成立了公管学院“国情社情观察团”重庆市万州区长岭镇凉水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该团队对分布在13.6平方公里范围内的贫困户、街道居民、留守儿童展开了走访调查。

7月9日起,国情社情观察团团队师生不畏酷暑,走村串户从启程培训、实地调查、数据整理,前后历经5天时间,深入凉水村进行实地核查调研。他们勤劳勇敢,求真务实,用实际行动诠释者重庆三峡学子的责任担当,赢得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赞扬。

走村入户,解读扶贫政策

    

 

所谓“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想要精准扶贫、推动乡村振兴,必须深入基层、因人因地施策。“从前只有地主吃得好,现在我们大家都可以吃得好了,政府帮助我们修房、修路、还给我们这些贫困家庭给予每月补助,党的政策是越来也好啊,但是我这年纪大了身体毛病也出来了,每年的收入基本都用在吃药看病上,病魔折磨人啊!”有着四十年党龄的张泽渊向我们吐诉到。对于因病致贫,并不是少数情况,国情社情观察团成员对此感触颇深。因为生病导致人财两空的也不是个例,团队对于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与思考,并对居民做出了慰问,通过详细宣讲国家扶贫相关政策,使贫困户们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不惧万险,助推脱贫攻坚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7月10日,国情社情观察团进入凉水村山区走访调研,其中有五户贫困户住在凉水村深山里面,农户之间大多是乡间小路,无法通车,在当地村队长的带领下,国情社情观察团翻山越岭,冒着酷暑、忍者饥饿、扛着疲倦进行走访调研。其中有一家贫困户在山顶上面,光是走到他的家就用了将近40分钟。经过长途跋涉团队成员来到了张云绿老人家中,老人家里只有他一个人,老人耳朵不太好,有时候团队成员放大了声音他也不太能听清,但提到了关于国家政策问题,老人滔滔不绝能说个不停,说国家政策好啊!为像他这种的五保户,又修房修送家电,对国家政府心存感激,国家的帮助让他过上了好日子。随后在与村民们话聊家常时,了解到,从前村民卖菜要挑着菜走几里路,现在国家给修了路,通了车子方便很多,医疗方面也好了很多,村民们表示减轻了生活的负担,也让大家的居住地更有保障。

授人以渔,重在教育关爱

   

教育扶贫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经济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的贫穷和教育的匮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不能单纯的进行物质援助,更要从孩子抓起,从教育抓起。教授孩子们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贫困农民真正掌握致富本领才能除去病根。7月13日,国情社情观察团对凉水乡当地留守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开展特色课堂、寓教于乐、心理疏导、安全健康教育等课堂活动,亲情陪伴的同时也增强了留守儿童的自信心和探索世界的勇气。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在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公共管理学院国情社情观察团发挥了当代大学生“能吃苦,敢吃苦,用得上”的优良品质,圆满完成了此次活动中的各项任务,大家会继续发挥共青团的青春力量去帮助贫困群众真正让“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落地、落实,取得实效。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重庆三峡学院 地址:重庆市万州区万州区天星路666号 
Email:cqsxxy@cqgqt.com  电话:023-58102340